現代
管理強調團隊精神的凝聚,因而需要營造一個和諧的集體氛圍。而寬容方能和諧,和諧才能成事。在中國歷史上,史伯提出了“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國語·鄭語》)的命題,意為實現了和諧,則萬物即可生長發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則無法發展、繼續。由于和諧是對立面的統一,故君子應該容“異”以成其和,這包含著寬容思想的意蘊。縱觀古往今來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們無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寬闊胸懷,無不善于在“不同”中謀統一、在和諧中聚力量。春秋戰國時,齊桓公不記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為相,終于得其輔佐,使齊國成為五霸之首。廉頗知錯能改、負荊請罪,藺相如胸懷全局、寬容大度,換來了難得的“將相和”,共保了趙國的安寧。相反,西楚霸王項羽雖武功蓋世,卻因“自矜功伐”,最終兵敗垓下,自刎烏江。《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才智過人,但心胸狹窄,結果抱憾而終,壯志難酬。
老子從本體論角度揭示了為政者寬容管理的根據。在老子看來,“道”作為萬事萬物的本源,具有“容”的品格。“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道德經·十六章》)。故“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三十七章》)。人如果能夠做到寬容,便與大道相符合,從而終生不會遭受危險。老子認為,無為即“不為物先,不為物后”,順乎自然以為治。它不是無所為,而是不妄為、不亂為,是順應客觀態勢、尊重自然規律的為。無為是實現無不為、無不治的前提條件,以最終達到“以無事取天下”的目的。所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經·二章》)。這就要求為政者,要給予民眾自由生存的空間,充分尊重和發揮每一個個體生命的作用,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下,順勢而為,最終才能達到“萬物將自化”(《道德經·三十七章》)的結果。
老子在對歷史經驗的總結中認識到,正是為政者居高臨下,以強性管理的方式要求人們無條件地服從各種社會游戲規則,由此造成民眾的逆反,造成了社會的混亂。因此,要從有為的對立面——無為來展開社會的管理,由此才能激發每一個個體生命的活力,形成具有生機的社會凝聚力。為此老子通過由自然理性推導社會理性的思路,提出了為政者應該具有謙下、寬容的崇高品格。他指出:“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道德經·六十六章》)正是對于百川河流的尊重,謙虛而不驕傲,自信而不自大,江海才能夠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凝聚力,能夠成為百川河流所匯集的地方,成為一個強大的、有源源不斷的創造力的集合體。故圣人應有海納百川之胸懷,追求“常寬容于物,不削于人”《莊子·在宥》的人生境界。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道德經·六十七章》)只有仁慈、儉樸、謙讓不爭的人,方能具備道德勇氣,進而博施于人,受人尊敬擁護而成大器。
在現代社會中,企業團隊應該是一個從多樣性中獲益的組織,這個特點決定了它必須允許組織內部存在不同聲音,由此形成組織開放的態勢。盡管這不可避免會產生各種沖突,但正是在這些沖突的博弈中,不同的認識得到展示、不同的觀點得到鼓勵、不同的訴求得到理解,才使團隊富有生機、富有激情、富有創造力。所以,作為管理者要有虛懷若谷的容人之量,既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長。容人之短,就是要諒解或鼓勵他人在
創新開拓過程中導致的、不可避免的“合理錯誤”,“不以一失掩大德”。容人之長,就是要容得被管理者在某些方面超過自己的特長。有的管理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威望,害怕下屬在某些方面有超過自己的特長,害怕“功高蓋主”或“才高蓋主”,不容易做到容人之長。其實下屬的特長發揮得越充分,甚至超過自己,這正是你領導有方、知人善用的結果。如果管理者不能容人之長,就會影響團隊的團結,扼殺優秀人才的成長,窒息團隊的創造力。古人曰;“大度集群朋。”一個人氣度寬宏,與人相處能求同存異,揚長避短,才能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你周圍高朋滿座,從者如云,助你成就一番事業。
寬容是實現現代管理目標的有效路徑。寬容管理,其實質是一種與剛性管理相對立的、以人為本的柔性管理。中國
傳統文化對我們理解、把握、實施柔性管理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老子認為,柔弱是道的本性,因此“弱者道之用”(《道德經·四十章》),強調“道”的作用是“柔弱”,為此老子告誡人們要法“道”柔弱。通覽老子《道德經》,可以看到許多對“柔弱”的論述。其中“柔弱”二字連用,在三個篇章中五次出現;“柔”字單獨使用,在六個篇章中出現;“弱”字單獨使用,在三個篇章中出現。因此,歷史上有“老聃貴柔”(《呂氏春秋·不二》)之說。《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中還把老子的人生觀歸結為“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在老子看來,柔弱不是虛弱、不是脆弱、而是柔韌,它具有一種強大的內在生命力,有一種不斷發展、成長的生機,最終必定能戰勝“強大”。因為,“強大”也就意味著已在走向死亡——物壯則老。老子認為柔弱有兩個方面的作用:其一,“柔弱勝剛強”(《道德經·三十六章》)。老子以水為例進行了論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道德經·七十八章》其二,“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道德經·七十六章》),并以人類和自然界的生存現象為例進行了論證。老子認為,在自然界新生之物總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之物卻是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則。而“物極必反”,剛強過度,必然走向死亡。他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經·七十六章》)正因為如此,所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道德經·七十六章》)。
總之,“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道德經·七十六章》)。所以,老子教人守柔處弱,并明確地指出“守柔曰強”(《道德經·五十二章》)。
為此,老子把這種柔弱的品格,看作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他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八章》》正因為水具有為人謙下而虛靜大度、施于萬物而不望回報、坦蕩相待而誠實不妄、清除污垢而有績效、順其自然而不失時機,故最終才產生能方能圓無所不及的功能,并不會招致怨尤。
老子這種持守柔弱、以柔克剛的思想,不僅是人與人之間寬容相處的道德要求,也是
企業管理應當推崇的價值原則。知識經濟時代,要讓員工自覺、自愿地將自己的知識、思想奉獻給企業,實現“知識共享”,單靠“剛性管理”是擠壓不出來的,只能通過“柔性管理”來激發。如果管理者過分強調管理的權威,在員工面前總是高高在上,習慣以勢壓人,剛愎自用而盛氣凌人,那么就會與員工之間形成一道看不見的“墻”,員工便會與之形成消極對抗的關系,管理績效就難以取得。俗話說,澆樹要澆根,管人要管心。這就要求,管理者要向“水”那樣,為人謙下而虛靜大度,放下架子,與員工融為一體,共同享受和承擔權利與義務,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與失敗的痛苦,從中培養員工對企業的參與感與責任感,強化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忠誠感,激發員工對企業的自豪感與成就感,靠寬容的胸懷和柔弱的品格自然形成的人格魅力來呈現管理者的權威,靠柔性管理的規則來形成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富有生機的和諧氛圍,面對復雜多變的生存競爭,才能向“水”那樣,能方能圓而無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