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進入新的行業、新的企業,前幾個月的基本訓練是非常關鍵的,這是職業基本習慣的養成期,不但會莫定 其未來在企業工作的職業基礎,甚至會影響他一生的職業發展。
對于新員工來說,
培訓要“僵化”:讓員工無條件執行,理解要照著做,不理解也要照著做。好比練自由搏擊, 雖說“自由”,但基本的拳法、步伐、鎖法先要按照規則僵化苦練。僵化是新員工的基本功,基本功打得越扎實,那他未來的發展潛力就越大。柳傳志說:“我們對聯想的新員工有 個‘入模子’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求按照聯想所要求的行為規范做事,聯想的行為規范主要指執行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 一系列規章制度,包括
財務制度、庫房制度、部門接口制度、人事制度等等。執行制度是對一個聯想人的最基本的要
求。”
僵化并非一成不變。如果新來的人有更
創新的思想,模子可以改動。“但是不管你帶什么先進思想來,也得先遵 守固有的模子以后才能改,不然這個公司就沒法辦了。”柳傳志這樣闡述他的“模子觀”。也就是說:先僵化,再優化。 優化后經過實踐,覺得效果不錯,那么,再固化,用在新的員工的僵化上。
今天是一個團隊協作的時代,而團隊協作效率的高低,與“模子”有密切關系。只有當大家都用共同的語言模 式、共同的行為準則、共同的溝通習慣、共同的工作標準的時候,團隊才能減少摩擦內耗,大幅度提高合作效率。這也是 為什么許多優秀企業高度童視基本訓練的原因。
企業加強入模板訓練還有一個特別大的好處:越優秀的員工越難以適應別的企業。越優秀意味著“入模子”越 深,當他們跳槽到其他企業的時候,會發現很難再改變自己的很多習慣,很難再適應別的企業。
道理其實很簡單,不少優秀人才移民海外后感覺很不適應,其縲由就在于在中國已經“入模子”了,工作技能在 海外能應付,但制度、文化的不同讓他們難以適應(三大板塊中有兩大板塊難以調和)。而一旦在海外生活適應了,入了 海外的“模子”,那么歸國后又難以適應國內的環境。這就是為什么部分“海龜”在歸國后會茫然的原因。在一個國家、 地區“入模子”是無意識的、被動的,而企業完全可以主動用“模子”來改造人才為自己本企業作用,同時也給人才打上 本企業的深深烙印,使其在本企業如魚得水,離開了本企業就如魚離開了水。
刺激員工潛力,鍛煉下屬能力
周末晚上,譚群從網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年輕的媽媽趁兩歲多的孩子睡著后,悄悄去附近起市買菜。
也就過了不到20分鐘,媽媽就買了菜回到了小區門口。快到自己住的樓下時,她下意識地朝自己家望了一哏◊這 一望不得了,發現四樓陽臺上有個黑點在挪動。糟了,我的兒子,她大叫一聲,瘋狂地往前跑,邊跑邊喊,“孩子不要往 外爬! ”但是孩子哪里聽得懂呀,他看到媽媽朝她揮手,興奮得亂蹬亂舞,拼命往外爬。
這時要跑到四樓阻止兒子,已經來不及了,這位母親于是就拼命地跑,剛好在兒子掉下來的一剎那,跑過去伸出 雙臂穩穩地把兒子接住了。
為之感到慶幸的同時,譚群想到:母愛真是偉大,人的潛力真是巨大。
基于職業習慣,譚群忍不住琢磨:員工的潛力應該也有很大吧?要如何才能有效地將其開發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