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的競爭,與其說是商業的競爭,倒不如說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最優秀的人才,誰就占據了成功的先 機。古往今來,歷代成功的帝王莫不是網羅人才、駕馭賢能的髙手,如劉邦、李世民、康熙等帝王,都憑借其高明的用人 之術而獲得成功。作為中層領導,如果想要在事業上有所作為,必須學會識人用人,而這其中有一些原則是必須遵循的。
原則一:德與才的取舍
在選拔人才的過程中,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有些人在品德方面比較好,但是才能較差;有些人雖然有才,可惜品 德卻有缺陷。那么該如何取舍呢?
雖然一個擁有良好品德、為人正直的人,未必能夠成事,但若在品德方面有缺陷,則足以敗事。在現代企業中, 許多聰明的領導寧愿任用德高而能低者,也絕不用有能無德者,因為在他們看來:如果德優才弱,還可以在以后的工作 中,通過其努力提高自身才能,盡量達到德與才的統一。而如果一個人品性不端、德行糟糕,則很難有人能長期與之合 作。這樣的人總是喜歡過河拆橋,甚至還可能因為某種利益的驅使,鋌而走險地觸犯法律。因而,中層領導在選拔人才 時,能夠找到德才兼備的人固然好,但是如果德才不平衡,一般更應注意德。
三國時期的呂布,武藝起群,但是為人反復無常,貪戀美色錢財。早年他投靠丁原,丁原很重視他的武藝,卻忽 視了他的德行。隨后,董卓用小恩小惠、贈馬送金將呂布收買了過去。呂布利欲熏心,反手將丁原殺害了。同樣,王允了 解呂布貪戀美色,于是將貂蟬許配給他,順勢用離間計挑撥呂布與董卓二人之間的關系。結果董卓最后被呂布所殺。
所以在任用人才之前,考察其德行是非常童要的一環。對于品德低下、小人秉性的人,不管其才能多髙,都不能 輕易地任用,否則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例如光緒皇帝一生最大的錯誤,就是把寶壓在兩面派袁世凱身上。原本指望他來 “護駕”,結果他卻向西太后告了密狀。光緒皇帝一招走錯,導致滿盤皆輸。
原則二:求人勿求全
我們在前面說過,在德與才的取舍上,應以德為主,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缺點,不僅德才兼備的人 很少見,而且連品德十分髙尚的人也不常有。所以中層領導在選拔人才時,應看其品德的主流和才華之所長。如果因為對 方一些小的缺點和短處而忽略了其長處,那么勢必埋沒人才。因而,作為中層領導應該有寬闊的胸懷,抱有“求賢若渴”的態度,做到求人勿求全,避其短處,用其所長,否則將無人才可用。
案例:將軍與雞蛋
戰國時期,衛國是一個經常受到周圍大國侵擾的小國。一天,子思對衛侯說:“茍便是一個能征善戰的人才,他 可以統率大軍。”衛侯卻說:“我早就知道茍便具有統率軍隊的才能了,而且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軍。只是你不知道,他 曾經在做官的時候,在老百姓那圼搜刮了兩個雞蛋吃,所以我不任用他。”
子思覺得很好笑,但仍然委婉地對衛侯說:“在我看來,古今賢明的君主,他們選用人才就像選用木材一樣,能 夠取其所長,棄其所短。粗大的木材中間也可能有幾尺是腐壞了的。高明的木匠不會將整個木材都扔掉,而是選擇其中可 以用的部分。選用人才也是這樣。當今亂世之中諸侯都在不停地征戰,非常需要有才千的人才,因而各國都在招賢納士。 可是衛侯您呢,卻因為兩個雞蛋的問題,而把一個能統領千軍萬馬、能攻善守的將軍棄而不用,這樣的事情最好還是不要 讓鄰國知道啊。”
衛侯聽完這番話,才恍然大恒,笑著對子思說:“我明白了,愿意接受你的指教。”求人勿求全,若因搜刮兩個 雞蛋的缺點而放棄能統率千軍萬馬的帥才,則實在是令人惋惜。在現代社會中,專業分工更加復雜和細致化,“通才”越 來越少,就是在某一個專業領域里,也很難出一位“萬事通”。因而,對于領導者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人盡其才、避短 用長。
原則三:親仇不避
在考察下級、選拔人才的過程中,有些領導者可能會因為對方和自己曽有過節和矛盾,而故意打壓有用的人才。
而有一些領導也有可能因為對方和自己的關系特殊,比如有親屬關系等,為了避嫌而不敢任用。其實這些都是不正確的做 法,這樣不僅埋沒了人才,還讓公司承受了損失。
案例:祁黃羊推舉賢能
晉國中軍尉祁黃羊因年老而請辭,晉悼公問他由誰來接替他的職務。祁黃羊推薦解狐,而解狐正好是他的仇人。
可是當晉悼公正要任命解狐為中軍尉時,解狐病死了。于是晉悼公讓祁貢羊再推舉,祁貢羊說他的兒子祁午可以勝任。恰 在這時,中軍尉佐羊舌職死了,悼公問誰可以接職,祁黃羊說羊舌職的兒子羊舌赤可以勝任。于是,悼公就任祁午為中軍 尉,羊舌赤為中軍尉佐。
祁黃羊推舉仇人解狐,并不是為了化解他與解狐之間的恩怨,而是出于公心。而推舉自己的兒子和下級的兒子, 也不是因為偏愛親人與下級,而是因為他們的才能與德行都足以勝任。祁貢羊推薦人才“外不避仇,內不避親”,為時人 所稱道。中層領導在選拔人才時,也應該懂得“舉大事不計恩仇、不分親疏、唯才是舉”的道理,這樣才能網羅更多人才在自己麾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