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首家互聯網銀行SFNB被收購
失敗原因:盈利能力單一
1995年10月18日世界上第一家虛擬網絡銀行:安全第一銀行(SFNB)誕生,它是由美國三家銀行和兩家計算機公司聯合成立的,是得到美國聯邦銀行
管理機構批準的第一家全交易型的網上銀行。該銀行完全依賴互聯網進行運營,服務范圍包括:電子支票業務、利息支票業務、貨幣市場、基本儲蓄業務、信用卡及CDS等大范圍的多種銀行服務。由于費用低,一年后開設了大約7000個賬戶,總存款額超過2000萬美元,截至1999年存款額就達4億美元,增長速度極快,股價扶搖直上。
但SFNB公司一直未獲盈利,因為有著純網絡銀行固有的缺陷:由于資金運作渠道少,受營業網點,從業人員等的限制,SFNB很難像傳統國際性大銀行那樣以專業的
金融服務技能為核心競爭力,靈活運用各種
金融工具獲取利潤,而是以網絡操作的便捷性和更高的儲蓄利率吸引客戶,從而導致客戶粘性不足,機構盈利能力單薄。隨著大銀行加快電子銀行布局并降低成本,它的優勢消失了。1998年SFNB被加拿大皇家銀行以2000萬美元收購其除技術部門以外的所有部分。
02、谷歌錢包難推廣
失敗原因:上下游不支持
谷歌錢包推出于2011年,采用NFC技術,用戶可以通過谷歌錢包綁定信用卡的功能,直接刷手機消費。谷歌錢包看上去確實很方便,買東西吃飯坐出租車時,只需掏出手機輕輕一刷,支付即可完成。但一年以后這款移動支付產品的推廣相當不順利,支持的運營商和手機機型寥寥無幾,遠未達到谷歌預期。近日甚至有傳言稱,谷歌準備放棄這種產品。
谷歌錢包之所以遲遲難以推進,最核心的原因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產業鏈上下游都不配合。換句話說,這條產業鏈由谷歌、電信運營商、手機制造商、信用卡公司、銀行、連鎖商戶組成,都是各自領域的巨頭,都不配合推廣。目前美國四大運營商只有一家支持。美國最大移動運營商Verizon以該業務存在安全漏洞為由,拒絕與谷歌合作。而VISA、萬事達卡這樣的信用卡公司也有自己的小算盤,萬事達卡和谷歌達成合作協議,但是另一大佬VISA則想推出自己的移動支付端。
03、PayPal貨基無奈清盤
失敗原因:宏觀金融環境變差
1999年美國支付公司PayPal設立了賬戶余額的貨幣市場基金,該基金由PayPal自己的資產管理公司通過聯接基金的方式交給巴克萊(之后是貝萊德)的母賬戶管理,用戶只需簡單地進行設置,存放在支付賬戶中不計利息的余額就將自動轉入貨幣市場基金,從而獲得收益。當時PayPal貨幣市場基金堪稱互聯網金融的創舉,其規模在2007年達到巔峰的十億美元,相當于當時一個規模排名中游的貨幣基金(這與余額寶的規模沒法比)。
在2002年至2004年的利率下行周期中,PayPal放棄大部分管理費用的收取來維持住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和吸引力,勉強維持住超過1%的收益率,基金規模僅增長了31%,而活躍賬戶數和年成交總額分別上升1.5倍和8倍。而在2005年至2007年利率上行期間,貨幣基金的年收益率超過4%,規模出現連續翻番,增長了3.5倍。
2008年后PayPal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急劇下降,2011年僅為0.05%,相對于2008年貶損達98%。在宣布關閉貨幣市場基金之前,為維持基金收益,PayPal實際上已經補貼了基金兩年時間。其失敗的原因有兩個:其一,美國利率市場化程度高,套利空間較小,PayPal推出的“余額寶”收益率與活期存款利差不大,以至資金規模最高也就十億美元左右;其二,金融危機后美國實行了超寬松貨幣政策,推出了量化寬松購買資產大肆放水美元計劃,并且將利率降低至零水平,最終不得不銷聲匿跡。
04、Square支付前景不明朗
失敗原因:成本高昂利潤低
2009年3月,Square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其年支付交易金額達到了50億美元。它是一個“小方塊”,插到商家的智能手機上,商家就可以讓顧客使用信用卡支付了。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不受收銀機的束縛,也不用再支付固定專用POS機所需的設備和連接費用。Square對每筆刷卡交易金額提取2.75%的傭金,但小型商戶可以選擇每月支付275美元的傭金。
造成Square前景不明朗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成本高昂,二是整個移動支付市場競爭激烈。Square也繞不過向VISA、萬事達等信用卡公司、清算公司繳納固定費用。如果是一筆5美元的交易,Square獲得14美分,但如果客戶用的是一張高級VISA卡,Square需要給銀行27美分。除非支付金額大于10美元,這種交易費用才能真正給Square帶來利益。而那些小微商家或者小商家,每筆交易額高于10美元的并不多。Square原定于2014年的上市計劃無限期延后,可能面臨被收購,而銀行和信用卡公司都是潛在的收購方。
05、網絡信用卡NextCard破產
失敗原因:審核不嚴 壞賬激增
NextCard是一家總部設在舊金山,通過互聯網發放信用卡的公司。公司提供一套VISA卡網上信用審批系統,并為使用者申請者提供互動服務。信用資料較少的申請人,只需在這里存有一定額度的存款,就可申請到信用卡。它的特色在于,在郵件寄出卡片之前就通過網絡立刻為申請者授予信用額度。從1996年推出到2001年的第三季度,NextCard積累了120萬個信用卡賬戶,未償余額達20億美元,其成本卻比傳統做法低70%。
2002年9月,公司正式承認已遭到聯邦
證券監察機構的調查,將面臨9樁集體訴訟。2002年公司宣告破產。破產的最大原因是因為該公司的客戶主要都是一些被其他信貸機構拒絕的消費者,這必然導致欺詐和壞賬的激增。公司被發現把許多屬于客戶故意拖欠不還的普通信用壞賬歸為“欺詐”損失(“欺詐”損失被歸納于一次性損失,
財務上不需要相應的儲備金),它需要大量增加儲備金來預備將來的信用損失,導致其喪失流動資金,不得不宣布破產。
06、互聯網保險InsWeb被收購
失敗原因:產品復雜網上難賣
美國保險
電子商務站點InsWeb創立于1995年2月,其主要盈利模式是為消費者提供多家合作保險公司的產品報價,幫助消費者作出購買決定,從中收取費用;為代理人提供消費者個人信息和投保意向,并向代理人收取費用。公司曾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是全球最大的保險
電子商務站點,并且在業界有著非常高的聲譽,被福布斯稱為是網上最優秀的站點。這個站點涵蓋了從汽車、房屋、醫療、人壽、甚至寵物保險在內的非常廣泛的保險業務范圍。
但是保險產品大多較為復雜,往往需要代理人面對面的講解;而單純網絡上難以迅速了解產品性質,這導致絕大多數保險產品無法依靠互聯網銷售。因此公司主要銷售的還是相對簡單的車險和意外險,而僅靠這個規模是難以維持生計的。長期虧損終于導致了股價的一路狂跌,2011年InsWeb被美國著名個人理財網站Bankrate收購。被收購前最后一次公布報表的前三季度收入僅為約3900萬美元,與美國萬億美元左右保費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07、日本版余額寶衰落
失敗原因:宏觀金融環境變差
樂天是日本排名第一的電商網站,其營收結構中
金融證券占三分之一,而賣產品的收入不到50%。樂天收購了一家證券公司,一家信用卡貸款公司和信用卡發卡公司。樂天網站也曾推出類似余額寶的貨幣基金,主要是為了方便消費者購物而設立的,并沒有余額寶這么高的收益,當然也沒有那樣的火爆。
在本世紀初很長一段時間內,日本銀行都實行零利率政策,這使得
投資基金的高利率顯得很有吸引力。加上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持,日本基金市場一度掀起購買狂潮。2005年爆發的活力門等一系列震驚證券市場的事件,讓日本人談基金色變。與此同時,日本央行漸漸結束了長達六年的零利率政策,日本人對購買基金的興趣更加減弱。雖然銀行利率不高,但卻使得不少保守的日本民眾改變
投資取向,畢竟存在銀行里更為安全。
08、眾貸網滿月即夭折
失敗原因:政策監管 信用體系缺失
2013年4月2日,上線僅一個月的眾貸網宣布破產,成為史上最短命的P2P網貸公司。眾貸網注冊資金一千萬,定位為中小微企業融資平臺,同時也自稱是P2P網絡金融服務平臺,提供多種貸款中介服務。據第三方網貸平臺統計,眾貸網運營期間共計融資交易近四百萬。該公司法人代表盧儒化曾對媒體表示,眾貸網破產是栽在一個項目上,由于缺乏行業經驗,審核工作沒有做到位,眾貸網未能及時發現一個300萬左右的融資項目的抵押
房產已經同時抵押給多個人,到眾貸網這里已經是第三次抵押了。
目前雖然P2P網絡借貸平臺從事的是金融業務,但這些平臺并不具備金融許可證,多數網貸平臺注冊的是“網絡信息服務公司”和“咨詢類公司”。從民間借貸角度看,網貸平臺應屬于銀監會監管,而從金融
創新角度看,則應屬央行監管。但至于此類公司從事金融業務,尚存監管空白。對網絡借貸平臺返利還沒給出明確定義,在沒有相關部門的監管之下,口碑好的網貸網站全靠自律。
09、基金淘寶店淪為雞肋
失敗原因:用戶與渠道不對稱
基金淘寶店在2013年光棍節正式上線,與上線時的火爆形成鮮明對比,基金淘寶店上線之后瞬間回歸平靜。各公司淘寶店分化明顯,除了銷售額過億的基金淘寶店,有的基金公司店鋪格外冷清,單只基金一個月只有一筆成交。淘寶的用戶以年輕人為主,很多是基金新手,并非成熟的投資者,他們主要希望利用閑散資金進行投資,因此他們更青睞低風險保本的產品。另外相比銀行渠道的理財經理,淘寶的店小二在專業度上也相對弱一點,導致銷售不暢。
10、數銀在線接近破產
失敗原因:燒錢不止 盈利難
位于杭州的數銀在線是首家獲得銀監會核發牌照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它類似于金融產品超市,集成銀行的信貸產品,使得客戶能夠通過其平臺比較并申請貸款。其主要人群包括自然人及小企業。數銀在線承擔前端客戶的搜集和前期的信用評估等服務工作,資金由正規金融機構提供,貸款審批和發放的流程是由銀行來完成的。與數銀在線存在合作關系的包括建行,農行等十幾家商業銀行。數銀在線此前曾表示,通過向銀行收取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的傭金來盈利。2010年數銀在線獲得了首輪5000萬元融資,引入浙銀
資本占股10%,對公司的整體估值達到5億元。
但數銀在線一直沒能獲得持續發展的能力。對于大銀行來說,數銀在線提供的貸款者并不大,沒有支付傭金的必要。而另一方面,為了吸引到優質的客戶,數銀只能不收取這部分傭金。結果就是數銀在線對銀行和消費者都無法收取任何費用。盈利模式不明朗的情況下,數銀在線卻“燒錢不止”。巨額廣告投放,場地租金和人力薪資成本,數銀在線每年成本在5000萬元以上,對大股東持續投入形成了很大的壓力。2013年春節后,大股東浙銀資本突然宣布撤出,導致資金鏈驟然斷裂,企業陷入困境。